〖麻黃〗
類別:解表藥之發散風寒藥
拼音:Mahuang
拉丁:HERBA EPHEDRAE
藥用部位:草質莖
產地:主產於河北、內蒙古、甘肅、山西等地。
采收加工:秋末采收。陰幹切段。
性味歸經:辛、微苦,溫。歸肺、膀胱經。
功效:發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腫。
用法用量:煎服,3-10克。發汗解表宜生用,止咳平喘宜炙用。小兒、年老體弱者宜用麻黃絨或炙用。
使用註意:表虛自汗及陰虛盜汗、咳喘由於腎不納氣的虛喘者慎用。
本草文獻:
《神農本草經》:“治中風、傷寒頭痛,溫瘧。發表出汗,去邪熱氣,止咳逆上氣,除寒熱,破癥堅積聚。”
《本草綱目》:“散目赤腫痛,水腫,風腫。”“麻黃乃肺經專藥,故肺病多用之。張仲景治傷寒,無汗用麻黃,有汗用桂枝。”